健康本该起红灯(46岁女孩被确诊为“定律”——)
再提起那段日子,46岁的海清仍心有余悸。
“病情变得愈加严重,痛到彻夜难眠。”
是的,她病了。
2月20日,她在采访中首次透露自己的病情。
2021年夏天起,她背部出现韧带撕裂。
起初,她以为是小问题,忍忍就过去了。
可没想到,病情逐渐恶化。
变成了双侧韧带撕裂,还长了囊肿。
一连串疾病如一座座大山,压在她身上。
站着痛,坐着痛,躺着也痛,一度没办法睡觉。
吃药都不管用,只好一直挂着理疗仪。
她试着打冲击波治疗,可肩膀都打麻了,还是很疼。
这种痛感,持续了整个2022年。
她说:
“这一年的生病让她第一次感受到了恐惧,有种身体不是自己的感觉。”
她曾有三次想放弃,因为身体已经不允许拍一场完整的戏。
但一想到背后的团队,她只能一次次咬牙坚持。
在采访中,主持人让她给过去一年做一个总结。
她想了想,说了一个字——
种。
我的身体给了我一个暗示,之前没有好好对它。
现在这个土需要重新放下一颗好的种子,然后再陪伴它,等待它。
如果时间可以倒流,她一定不会忽略健康。
可是没有如果,只有后果和结果。
当生命亮起红灯,当病魔侵略身体。
才知道,人生已不能重来一次。
周西曾在节目《超级演说家》中,分享了自己患癌的故事。
在最好的年华里,她拼命工作,只为了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。
然而,26岁时,命运给了她重重一击。
卵巢癌找上她。
那天是凌晨,她拿着报告单瘫倒在空无一人的医院走廊上,脑海里只有一个字:癌。
她开始认真地回想过去一整年的状态:
“我几乎没有在当天睡着过,熬夜到一两点甚至凌晨都成了家常便饭;
我好像永远也放不下我的手机,关不掉我的电脑,丢不下我的工作。”
她的状态,何尝不是大多数人的真实生活写照。
我们总仗着年轻,总想着熬一熬没事的。
殊不知,那些长期透支的健康,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。
周西在演讲中含泪呼吁:
“我希望每一个在努力拼搏、奋斗的人,在他们满满的行程表里面留出那么一点点的空隙,为自己的健康考虑。
如果有一天未来和意外里,是意外先来,你最想要的是什么?你承担得起这份责任吗?”
拿命拼生活,真的值得吗?
网上曾曝光过一张收据。
有位患者,被确诊了急性心梗。
住院两个月,花了104万。
104万,对于普通家庭来说,是个天文数字。
甚至这个家,会被一场病痛压垮。
起初,一家人其乐融融。
后来,如果突然有一人得了重病,才明白,过去人生中所拥有的一切美好,可能再也回不去了。
凡事无绝对,但有一句被称为永恒不变的“定律”——
没有什么比健康更重要了。
很多父母经常叮嘱孩子,“千万要爱惜身体。”
还有下一句,“身体是革命的本钱”。
总之,只求无病无灾。
有个女孩,叫于娟。
她天资聪颖,年纪轻轻就当上复旦大学的讲师。
婚姻幸福,生儿育女。
可就在这时,命运和她开了个玩笑。
她被确诊为乳腺癌晚期。
那时,她32岁。
更残忍的是,她只剩下一年半的时间。
在生命的最后时间,她将懊悔写成书——《此生未完成》。
此生未完成,写尽无数遗憾。
“我也曾为了一个不知道是不是自己人生目标的事情拼了命扑上去,不能不说是一个傻子干的傻事。
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,你会发现,任何的加班,给自己太多的压力,买房买车的需求,这些都是浮云。
如果有时间,好好陪陪你的孩子,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,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,和相爱的人在一起,蜗居也温暖。
名利权情,没有一样是不辛苦的,却没有一样可以带去。”
句句诛心。
故事的最终,于娟还是永远离开了。
留下了伤心欲绝的父母、丈夫和孩子。
她用生命为代价,警示世人:
人生的意义,不在于为了名利权情去透支自己,而是好好活着,珍惜当下。
如果一辈子都在赶路,那也享受不到沿途的风景。
曾有个公益短片《健康本该如此》,全网刷屏。
短片主要讲述了现代年轻人,身陷“病态”的生活。
你敷着最贵的面膜,熬着最长的夜。
电梯坏了,你自嘲说今天可算运动了一次。
担心屏幕辐射大,你换了张绿色的壁纸。
办的健身年卡,你闲置后在朋友圈出售。
凌晨3点转发有人猝死的新闻,你给自己定了5个起床闹钟。
你自嘲连体检的钱都没有,可不知道疾病可以迅速榨干整个家庭积蓄。
你总说,世界那么大,想去看看,可每天都在透支健康。
你在家族群里怒怼发养生鸡汤的亲戚,临行前却在行李中塞进了一瓶枸杞。
你嘲笑父母总是被养生骗局迷惑,却不知道他们只是想陪你久一点。
你可以改变,也可以一成不变。
命运就掌握在你自己手里。
短片最后向观众抛出一个沉重的问题:
如果生命到此为止,你是不是没有任何遗憾?
如果真的到了那个时刻,希望你的答案是:
是的。
为了你身后的家庭,你爱的人及爱你的人。
请珍惜健康,因为谁也不知道明天会怎样。
把每一天当成是生命的最后一天,怀揣着感恩并用心去爱。
从今天开始,好好睡觉,学会善待自己的身体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