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高级的活法:不着急,不害怕,不要脸
作家冯唐曾受邀前往协和医科大学分享经验。
他仔细回忆了前半生的经历,说道:
“在我短暂的从医生涯中,有相当一部分人,因为压力过大,难以消化,而患上癌症。人就这一辈子,不妨活得慢一点,活得轻松点。”
在演讲的最后,他给出了远离疾病的“九字箴言”:不着急,不害怕,不要脸。
仔细想想,这不仅是养生秘诀,也是生活里最高级的活法。
不着急
清代周容在《春涵堂集》中,记载过自己的一个故事。
一年冬天,他想从附近的河港进入县城,书童用木板夹捆扎了一大摞书跟随着他。
在离县城大概还有两里路的时候,太阳快落山了。
周容便问河边的摆渡人:“城门关闭前,还来得及吗?”
摆渡人仔细打量了一下书童,答道:“慢慢走,尚可;急忙走,就来不及了。”
周容听了,觉得摆渡人是在戏耍他们,便与书童快步前行。
然而,没走多久,书童摔了一跤,捆绑书籍的绳子断了,书散落一地,等到把书整理捆扎好,前方的城门已经关闭了。
正所谓,欲速则不达。
人生路上,沉得住气,才能成大器。
冯唐曾是北京协和医院的医生,在病房见证太多的无能为力后,他选择了辞职,出国攻读MBA(管理类硕士研究生学位),那时的他已经30岁了。
当同学在医药领域发光发热,有所建树时,他端坐在大洋彼岸的教室里,不闻身边事,只读手中书。
图书馆是他最常去的地方,一坐便是一天,或是拿着一张白纸,演算账目配平,或是复习刷题。
两年的求学时间,他耐下性子,修了六门财务课程。
毕业后,他进入世界顶级咨询公司——麦肯锡,成了一名基层员工。
同事穿梭世界各地,寻求合作意向时,他缩在公司的一角,被高高摞起的资料文件包围着。
从最基础的财务知识,到整体的商业构架,他一点点补全自己的知识版图。
最后,得以从一个小职员逆袭成麦肯锡公司全球合伙人。
索尼创始人盛田昭夫曾说:
所有我们完成的美好事物,没有一件是可以迅速做成的。
蝉鸣一夏,却蛰伏了好几个四季;昙花一现,却等待了无数个白昼。
很多事就像陈酿的美酒,只有经过时间的淬炼,才会醇美。
人到中年,当明白好事多磨,饭要一口一口吃,路要一步一步走。
你只管静下心来,朝着一个方向坚定前行,生活不会辜负每一个向上生长的人。
不害怕
冯唐在《成事》中,曾提过一个观点。
人生如赌场,一言一行,都是在下注。
用瓦片下注,心里会很轻松;用玉石下注,就会非常担心;用黄金下注,则一定会心慌意乱,坐卧不宁。
赌注越大,心理负担就会越重。
只有看淡得失,不被结果裹挟,才能走得更稳更远。
进入麦肯锡后,冯唐曾没日没夜地工作一年多,一周工作90个小时。
但当升职人员名单公布时,上面没有他的名字,他为此感到非常沮丧,甚至开始忧虑自己的未来。
渐渐地,他发现自己的工作效率越来越低,考核岌岌可危。
他这才醒悟,越是怕输,就越容易陷入焦虑,甚至停滞不前。
人生无所畏,方能有所为。
央视著名主持人敬一丹,大学毕业后,进入家乡的广播电台,成为一名播音员。
优渥的工作,熟悉的环境,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生活状态。
但这种悠闲的日子过久了,敬一丹觉得有些乏味空虚,她萌生出了考研深造的念头。
家人朋友都觉得她瞎折腾,放弃铁饭碗,去和上千人竞争一个前途未卜的上学名额。
可她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,不想一生囿于那个小小的演播厅。
在考研这条路上,她并不是一帆风顺的,第一次她失败了,第二次也失败了。
第三次,她才如愿考上心仪的学校,此时的她已经28岁了。
许多人觉得不值得,但正是这个选择,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航向。
研究生毕业后,她顺利进入央视,成为一名金牌主持人。
篮球之神乔丹在一次采访中曾经说过:
我输过不下300场比赛。我的一生中失败一个接着一个,但这也正是我能够成功的原因。
我从未害怕失败,我可以接受失败,但我不能接受没有尝试。
人这一生,如果因为害怕看到花的凋零,拒绝种花,只会错过更多的花开。
渐长的年龄,是岁月赐给我们的智慧,不应该成为我们害怕向前再迈一步的借口。
无论何时,人都要拥有闯劲。
有更好的工作就去追寻,有未实现的梦想就去尝试,命运总会青睐那些敢放手一搏,不怕失败的勇者。
冯唐在《奇葩大会》上说过这么一段话:
世间万物,很大一部分事,归根结底是两件事,一件是“关我屁事”,一件是“关你屁事”。
当年,冯唐跨界做主持人,节目播出后,网上骂声一片。
骂他油腻,说他名过其实,甚至上升到人身攻击,可冯唐从未在意。
他翻译出版《飞鸟集》时,又引来群嘲,作品也不得不下架,但冯唐依旧我行我素。
“我干吗管这些人是夸我还是骂我?继续自由自在做自己,更重要。”
在意外界的声音,就好像对着空气打拳,伤不到别人分毫,自己却累个半死。
学会屏蔽,才能轻装上阵,活在自己的节奏里。
1970年,一个14岁矿场少年一边干活,一边在心里默念自己的梦想:我要成为巴尔扎克那样的作家。
那时的他,只认识三千多个汉字,文化水平和一个小学生差不多。
周围的人都觉得他又轴又二,纷纷讽刺奚落:“你要是能成为作家,那这个世界就奇怪了。”
他的稿子一叠一叠地寄出,又被一叠一叠退回。
渐渐地,他成了当地邮政员的笑料,他们一看到他的信,隔着一条街就开始大喊:“稿费(废),稿费(废)。”
但他完全不在乎他人的评价,在没人认可的情况下,坚持写了六年。
几年后,《人民的名义》大火,也让这个追梦人走到了大众视野,他就是周梅森——《人民的名义》的作者兼编剧。
网上有句话说得好:
我从不看重他人的看法,我知道众口难调,自己喜欢就好;
我从不在意别人的评价,我不是他的智齿,他再怎么说也影响不了我;
我从不羡慕别人的生活,他们怎么与我无关,过好自己才重要。
远方不在别人的嘴里,而是在自己的脚下。
人生下半场,不必执着外界的认同。
专注自我,一路走下去,时间会证明一切。
很赞同杨绛先生的一句话:
“世上唯一不能复制的是时间,唯一不能重演的是人生,该怎么走,过什么样的生活全凭自己的努力和选择。”